【静心读党史 青春献给党】征文:以青春华章,谱华夏荣光

发布时间:2021-11-12    浏览次数: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旅游管理2班 杜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地燕园曾发言道:“新一代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未来,民族就有希望。”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恰在五四之际,心绪不禁回到百年前,那个时间浩荡,乱世烽火燃山河的时候。仿佛自己也穿越回191954日,在我身旁是数千名愿为中华之崛起而斗争的有志觉醒的中国青年学生,我们云集在天安门广场前,大喊:“收回山东,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宁为玉碎勿为瓦全”等等口号。在这个风雨激荡,时局动乱,积贫积弱,内忧外困的中国,若不是有这样一群有理想有志气有担当的中国青年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奋起抗争,我们祖国的土地又将怎样被列强瓜分?中华民族的文明火炬如何延续?民族尊严又如何能得以保全?

在那动荡年代,无数不畏牺牲,只为祖国的有志青年,革命烈士。有无畏赴死,在清政府腐朽的镰刀下,只道:“死并不足惜,亦非并不足惜”的民主革命家秋瑾,有即使敌人有意开恩却仍慷慨就义的林觉民。在那个清朝末期政治腐败的年代,孙文先生曾说:“中国极弱,已经到了不可

收拾的地步,王室宗亲,贵族官吏因循守旧,粉饰虚张。堂堂华夏,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而那时“酣睡”在半殖半封社会下的中国百姓,更是苟且偷生,愚昧无知。发现难以利用医术拯救中国百姓从而弃医从文,只为用手中的笔墨唤醒那“沉睡”的中国百姓的鲁迅先生《呐喊》自序中的那间“绝无窗户万难可破”的铁屋子,关着的正是华夏千万人民,熟睡的人民面对诸国列强的瓜分狂潮,全然不知要死的悲哀。可如果大嚷一声,可以惊醒几个较为清醒的人,又怎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在最近热播的百年党史贺礼片《觉醒年代》,更加直观感受到那时候的山河破碎,对里面的陈延年陈乔年二兄弟记忆深刻,我想,他们二人,便是青年初摹,最好的模样。他们皆陈仲甫之子,本可以安然享受“公子哥”的待遇,却偏要出来依靠自己能力生存,皆为中共党员。而后,兄弟二人,先后一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皆享年二十几岁,这个在如今本该享受生活的年纪,年轻生命便如此献给了国家。而在如今安徽合肥有一条路,叫做延乔路。延乔路长,生命路短,延乔路尽,便是繁华大道。有人在网络上问,《觉醒年代》有续集吗?有个评论如此回复,我们如今的安然盛世的生活便是续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陈乔年说到。

青春苦短,没有人有永远的青春,但永远有人有青春,而中国青年是永远与世界同生,与时舒卷,与天不老,与世无疆。中华青年无论何时,不论何地积极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百年之前,需抛头颅,洒热血,中国青年站出来了,流血牺牲自我辈始。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都能看见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多么震撼的语句。

“旧的答案分崩离析;新的答案还没有着落。”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每隔十年,就会有一代人被诟病为垮掉的一代,然后,从80后、90后,到00;从汶川地震到新冠疫情, 事实证明,“垮掉的一代只是一种刻板印象与代际歧视。清华大学郑翔瑜指出:“其实中国从没有垮掉的一代;有的只是一代代永不弯曲的青年脊梁。请相信,泱泱华夏,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曾有先辈点亮了灯塔,年轻的你我亦能守护灯火万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而逢时,生在国家发展的繁荣时期。我们不用在枪林弹雨中流血牺牲,不用在实验室里隐姓埋名,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梦与中国梦相融合,竭尽才智,恪尽职守,在各个领域建一番事业,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无论地位高低,身处何处,始终要把责任记在心头。勇于担当,不逃不避。青春似火,担当如钢。青春与担当的交织,是火与

钢的熔炼。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无比珍惜时代赋予的机会。我们要担当历史责任,努力做一番事业,在担当中历练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广阔天地中绽放!